分享好友 技术首页 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有色金属明年宏观经济环境如何?

2020-07-15 17:59130有色报
  中国对于全球有色金属需求影响巨大,重要有色金属产品中的铜、铝、锌等消费量占据世界需求总量的4成以上。又由于中国有色金属消费与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紧密相关,前者决定后者,因此分析新一年内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如何?对于展望2016年有色金属市场,具有重大参考意义。
  总体来看,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继续回落,重要经济指标比较前期高点已经“腰斩”,PPI持续40多个月下降,结构性通缩局面开始显现。受其影响,有色金属全产业链需求疲弱,凸显供应过剩,致使市场价格大幅下降,企业利润萎缩,亏损有较多增加。展望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一些需求负面因素将在上半年集中显现,尤其是美联储加息,以及投机资本乘机做空,势必成为有色金属及矿石市场行情重重一击。但进入下半年后,因为决策层加码稳增长举措,并且前期所出台的宽松政策陆续显效,宏观经济或许利空出尽后触底回升,带动有色金属需求增加;另一方面,价格持续大幅跌落以后,企业亏损更加严重,有可能逼迫部分高成本产能退出市场,致使供求关系改善,推动价格行情反弹。
  一、明年上半年经济增速继续回落,有色金属市场依然低迷
  1. 需求负面因素集中显现。因为决策层不主张不下猛药,刺激力度较弱,已批复投资项目难以迅速、全面开工,所以2016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水平依然不高,预计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继续回落,有可能逼近6.5%。
  宏观经济增速趋向回落致使预上半年有色金属行业继续去库存,流通领域库存和生产企业库存进一步萎缩。而继续去库存和去产能,势必加重失业问题。另一方面,持续多年的经济增速下滑,国内一些制造行业和建筑市场低迷,利润大幅下降和亏损增加,也会迫使部分企业减产裁员,因此有观点认为我国将出现第二轮下岗高潮,这将强化居民储蓄倾向,产生居民消费抑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有色金属需求势必受到削弱。
  从国际环境来看,中国经济继续减速预期,亦会抑制全球经济复苏,反过来又会加大中国经济压力,由此出现国内外经济的利空循环。不仅如此,美联储今年12月份,或者明年1季度可能加息,货币宽松力度进一步收紧,势必会对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全球经济产生暂时性负面冲击。所以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都纷纷下调2015年和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普遍下调了0.2-0.3个百分点。如果2016年全球经济复苏真的不尽人意,那么将主要体现在上半年,并且由于一些国家反倾销加剧,致使同期出口大环境不容乐观。
  2.有色金属企业即便增加亏损也不减产。据统计,2015年前3季度累计,全国10种有色金属产量为3824万吨,同比增长9%,保持较高增长水平。主要原因是生产企业都希望对方先于自己倒下,以此换取更大市场份额,获取今后更大发展空间,所以即便亏损增加也不减产;同时就业压力也将掣肘政府“铁腕环保”力度。由此预计2016年上半年全国有色金属产量继续保持较大数量规模,超过2300万吨,继续有增无减.
  3.供大于求压迫价格行情低迷。在需求负面因素集中显现的同时,有色金属企业尽可能地维持生产规模,即便亏损增加也不轻言减产,因此2016年上半年中国有色金属资源供应压力继续沉重,供大于求状况不能扭转。受其影响,上半年全国有色金属行情整体低迷,难以出现持久性全面较大幅度上涨。
  2015年中国铜精矿、氧化铝等有色金属冶炼原料价格继续大幅下降。据海关统计,今年10月份全国铜矿砂及精矿进口均价为1326美元/吨,同比下降28%;氧化铝进口均价为319美元/吨,同比下降19%;铅矿砂及精矿进口均价为988美元/吨,同比下降17%。其它有色金属冶炼原料进口到岸价格也多有较大幅度下降。有色金属冶炼原料价格的大幅跌落,致使原料成本支撑坍塌,亦成为有色金属价格下降的重要因素。受到中国经济继续减速、美联储加息和能源价格低迷影响,预计2016年上半年内有色金属冶炼原料价格还有可能进一步走低,从而引发国内的生产成本支撑再次坍塌。在这些基本面因素的引导下,国内外投机资本乘机打压,全国有色金属价格有可能出现新一轮下跌,有色金属行业利润继续减少,亏损大幅增加。
  二、利空出尽后,下半年有色金属市场或许回升
  2016年上半年全国经济增速的继续回落,开始逼近6.0关口,将会逐步产生许多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比如企业大面积亏损、财政税收萎缩、实业率上升,贷款还本付息违约,甚至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如果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低于6.0%,那就进入了中低速增长阶段,势必使得中国“十三五”收入翻番目标难以实现。由于市场普遍认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尚未充分释放,甚至还有增加,如果任其中国经济自由落体,未来一、二年内中国经济增速击穿6%重要关口亦非没有可能。所以,依然沉重的经济下行压力,将会促使决策层加码刺激措施。预计这些措施大概有五个方面:
  一是强化旧有增长功能中的投资关键作用。就中国经济增长动能而言,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传统增长功能,即投资、出口增长所提供的经济增长动力;另一个是所谓新功能,即改革创新、居民消费所提供的经济增长动力。由于目前新功能、新动力尚在成长初级阶段,一时不能担纲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引擎,而且旧功能中出口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不是都由中国说了算,这就使得中国经济稳增长,暂时还只能更多地借助于旧功能中的投资拉动,即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为此发改委不断以大力度批复投资项目,2015年前3季度批复项目投资额达到3.2万亿元。其中9月份以来,发改委就批复了39个项目,总投资规模达1.26万亿元,今后还会继续批复,并采取措施推动所批项目开工。发改委最近还明确提出,2015年4季度要将投资稳增长放到各项工作的首位。
  现在影响投资水平回升的关键问题,是缺乏资金,致使已批复的投资项目不能迅速、全面开工。预计新一年内决策层有可能出台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如果中国投资增速能够有较大幅度提升,特别是已经批复投资项目能够迅速、全面开工,有色金属中国需求疲弱局面将会有显著改观,有色金属及冶炼原料市场行情也会为之一振。
  二是更多房地产“救市”措施出台。在推动投资增长方面,房地产行业的支柱作用再度被强化。刺激房地产投资将会成为地方政府稳投资、稳增长的主抓重点。最近中央领导提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预计很快会有相关配套措施出台:如降低购房首付、满足按揭需求、降低购房贷款利率和税费、予以购房补贴、政府购房等。当然,上述“救市”措施主要限于住房库存积压较多的三、四线城市。现在松动房地产控制的措施已经在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显示效应。主要表现为销售增加,价格趋稳。据统计,2015年10月份全国城市超过半数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同比上涨城市也增加到12个。房地产价格的企稳回升,可能预示着今后房地产投资的企稳回升。预计随着更多“救市”措施的出台,尤其是全国商品房去库存的加快,有可能会在2016年下半年,将迎来房地产开工项目的增加,提升有色金属需求。
  三是继续金融机构 “双降”。2015年全国外汇占款呈现减少趋势,物价指数中PPI持续40多个月为负,CPI涨幅放缓,结构性通缩局面明显。同时与发达国家接近于零的贷款利率相比,中国现在实际贷款利率依然在5%左右,实体经济活动承受的利息负担太重。同时我们的存款准备金率还高达百分之十几,冻结着巨量资金,而已批复投资项目却缺乏资金而不能全面、迅速开工,加大了经济下滑压力。这就使得今后金融机构继续“双降”成为可能,并且降准力度大于降息。金融机构继续“双降”,对于刺激经济增长具有积极效应,尤其是对房地产效应显著,这也有利于提振各类有色金属需求。
  四是扩大财政赤字和盘活沉淀资金。随着经济总量规模扩大,中国财政赤字规模也具有提高空间。预计22016年中国财政赤字规模有可能提高至3%。这就使得政府可动用资金增加,借此提高对于国内经济短板领域投资活动的支持。从财政和货币政策角度来看,2015年下半年都在发力,但投资水平依然回落,主要还是因为市场价格走低,投资效益前景不明朗,致使地方政府和其它方面投资意愿不足,资金闲置所致。因此决策层要求盘活存量资金,促进投资建设。截至2015年8月底,政府已收回中央和地方存量资金109亿元和2966亿元。有资料显示截止到2015年9月底,国家政府机关团体存款量巨大,超出想象。这些巨量沉淀资金的盘活,进入投资领域,势必促使下半年投资水平回升。
  五是提高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数额。经全国人大、国务院批准,财政部2015年已经下达6000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和3.2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额度。最近市场传言财政部计划再次增加2015年地方置换债券额度,从3.2万亿元增至3.8万亿元,甚至达到4万亿元,增加幅度最高至25%。预计2016年内还会继续实施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而且规模还可能扩大,以覆盖年度到期债务,支持投资活动。
  受到上述五个方面加码措施影响,并由于前期出台宽松政策效应显现,将使得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速触底回升。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速(统计数据)回升至7.0%,甚至高出7.0%。在其带动之下,下半年中国有色金属需求增加,整体市场趋向回暖。
  在国内加码稳增长措施的同时,由于前期主要国家极度货币宽松的推动,全球制造业,尤其是发达国家制造业显露复苏迹象。据有关资料,全球工厂订单指数(摩根大通和马基特公司联合推出)今年10月份升至7个月来的高点。发达国家中,美国10月新订单量和产出都呈现今年夏天以来的首次提升,PMI指数一直处于50扩张线上方;英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则蹿升至16个月以来的最高点,达到55.5,亦是目前世界最高值;日本工业生产也处于1年来的最高点。有观点认为日本工业强劲数据,有可能表明东亚摆脱了最糟糕境地。此外,印度、俄罗斯、越南及一些中欧国家也都出现工业增长。全球制造业转向复苏,对于中国出口环境改善具有积极效应,最终也会成为有色金属需求福音。
  美联储在加息,意味着一段时期内全球经济“利空出尽”。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如果美联储在今年底或者明年初加息,也就意味着一段时期内“利空出尽”。因为美联储加息的必要条件是经济数据转好,比如就业和通胀率等,这就表明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全球经济将迎来稳定复苏的局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如果美联储没有发生大的经济形势误判,全球经济形势好转,势必支持中国出口需求增加,产生中国有色金属需求新动力。作者: 兰格经济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陈克新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寄望中国刺激措施提振基本金属上涨,但需求忧虑限制涨幅
外电7月3日消息,在今年下半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大多数基本金属价格上涨,受到投资者情绪好转的推动,但短期全球需求前景仍然低迷,限制了金属价格的涨幅。 上海金属大多上扬,期锡领涨

0评论2023-07-04537

房地产出台多项政策+基建投资回暖 或将刺激砂石需求
房地产市场作为重要变量,能否在下半年企稳回暖,是决定砂石需求的关键所在;而基建投资作为经济稳增长抓手,亦是拉动砂石需求的重要支撑。

0评论2023-06-29559

因需求疲软,中国5月铜进口量同比下滑4.6%
外电6月7日消息,海关总署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5月铜进口量较之前一年下滑4.6%,因需求疲软,全球最大金属消费国中国的经济复苏不稳打压买兴,且国内产量居高不下。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5月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为444,010吨。    今年前五个月,中国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为2,138,787吨,较2022年同

0评论2023-06-091218

期铜震荡上行 涨幅受制于需求担忧
外电5月17日消息,期铜价格周三震荡上行,但围绕中国经济复苏放缓的担忧施压,盘中一度跌至去年11月末以来最低价位。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目前上涨0.3%,至每吨8,147美元,稍早触及11月30日以来最低价位每吨8,088.50美元。  伦铜前一交易日上涨0.2%,因中国央行注入流动性显示出对中国经济的支持,并帮助

0评论2023-05-17327

世界铂金协会:2023年全球铂金需求将同比激增28% 供应缺口达100万盎司
世界铂金协会周一称,由于铂金需求出现激增,特别是来自工业部门的需求增加,将使2023年全球铂金供应短缺态势加剧。世界铂金协会的数据显示,与2022年相比,今年全球铂金需求将增长28%,而供应量将同比下降1%。该机构估计,铂金在工业方面的需求(尤其是中国的化工和玻璃生产所带来的需求),有望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0评论2023-05-16566

LME基本金属普跌,需求前景蒙阴打压期铜跌至四个月低位
外电5月11日消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基本金属价格周四普遍下跌,需求前景蒙阴导致三个月期铜价格跌至1月以来低点。截至北京时间17:00,LME三个月期铜下跌1.36%,至每吨8,360美元,此前一度触及1月5日以来最低的8,321美元。LME三个月期铝下跌0.88%,至每吨2,248美元;期镍下跌0.91%,至每吨22,325美元;三个月期锡下跌0.

0评论2023-05-12790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金饰金条金币需求回升
世界黄金协会日前发布《2023年一季度中国黄金市场回顾与趋势分析》报告。报告指出,一季度,中国金饰需求出现大幅反弹,金条和金币需求也显著回升。报告聚焦国内黄金市场,分析了2023年一季度消费者的金饰需求和黄金零售投资需求。报告指出,得益于中国经济复苏,以及前几个季度积压的金饰需求,今年一季度中国金饰需求出现

0评论2023-05-102523

稀土价格“跌跌不休”:龙头企业订单减少,下游需求拉动乏力
稀土价格持续下跌,且暂时没有回暖迹象。近日陆续披露的稀土产业链上市企业一季度报也反映出这一点,业绩呈普遍缩水状况。北方稀土(600111)日前披露的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92.31亿元,和上年同期相比减少5.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22亿元,同比减少40.83%。此外,包括中国稀土(000831)、

0评论2023-05-102257

伦铜变动不大,需求疑虑及经济形势不利施压
外电5月9日消息,主要消费国需求不振,且铜供应紧张背景下全球经济逆风,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周二变动不大。截至北京时间16:20,LME三个月期铜合约微跌,报每吨8,579美元。沪铜主力2306合约周二收盘上涨0.06%,至每吨67,070元,该合约盘中触及4月25日以来的最高水平。上海期货交易所铜库存处于近四个月低位。同时,由

0评论2023-05-10701